2013年觸摸屏行業(yè)到了風險控制與轉型的關鍵時刻

2013-07-03 admin1

5寸以下小觸摸屏利潤走低,大屏觸控制是趨勢.

經過了2010-2012年瘋狂增長的觸摸屏行業(yè),即將進入一個調整時期.已經過去的2012年,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在7億部左右,其中中國出貨近2.3億部,約1/3的量,2012年度平板電腦出貨量將近1.2億臺,蘋果占60%;有關咨詢機構

預測未來三年,預計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增幅在一倍以上.如此龐大的消費市場,對于觸摸屏產業(yè)來說,是機遇,也是挑戰(zhàn).

5月23-25日,“TouchChina2013”第六屆深圳國際觸摸屏展,CCIA、日本日經BP社、臺灣DIGITIMES、中瑞會展4家攜手主辦,來自夏普、東麗、日東、義隆電、北儒精密及臺灣6大觸控屏廠商等技術展覽和講演,將從國際市場和產業(yè)趨勢和業(yè)界分享,是面板廠、顯示屏廠、觸摸屏廠商和設備及材料供應商了解前沿技術的好機會。中小屏廠也可以從展訊等新產品的發(fā)布中,預見全球低端智能手機市場的發(fā)展機會。

手機市場,大的越大,小的越小直接影響到觸摸屏廠的定單:

目前中國國內市場,手機行業(yè)已被三星、華為、聯(lián)想、中興、酷派等占有很大的市場比例,2億多部的手機銷售,這幾個品牌至少在70%市場份額,而且有繼續(xù)擴大的趨勢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智能手機技術和應用變化快,對于眾多小品牌來說,缺乏技術優(yōu)勢和規(guī)模優(yōu)勢,資金鏈也是問題,面對從芯片到軟件的不斷更新?lián)Q代,中小品牌難以適應,運營商的綁定合作,以及電商的夾擊,使依靠傳統(tǒng)渠道的中下品牌失去了競爭中的傳統(tǒng)優(yōu)勢。賣價從299到數(shù)千元不等的各種智能手機推陳出新,近700多個品牌優(yōu)勢不在。

曾經圍繞聯(lián)想,中興、華為和三星等供應TP的企業(yè),趕上了時機,在2011-2012年賺飽了。后來跟進的200余家屏廠,在大品牌和中小企業(yè)定單中,此起彼伏,一榮俱容,一損俱損。很多曾經在功能手機獲得輝煌成績的企業(yè),在智能手機上定單往往執(zhí)行不了,導致TP廠家部分項目定單多少有庫存量,消耗了一定的利潤空間?,F(xiàn)在的屏廠是兩頭難,有些定單大,不敢接,接了價格低;利潤受限;有些定單小但是多,一旦有庫存,之前就白干了。

觸控技術的演變,促進行業(yè)轉型升級

從G+G,G+FF到OGS等,到In-Cell,這個過程會越來越快,以前有機構預測,至少到2016年前,是G+G,G+F、OGS、In-Cell此消彼長的國產,至少需要3-5年?,F(xiàn)在從終端的發(fā)展和變化來看,時間可能更短。如果印度、巴西、俄羅斯等新型市場在智能手機發(fā)展上能像中國市場這么快,估計G+G,G+F的TP市場還會火幾年。但是外單新市場的智能手機并沒有預計的那么快。這給靠買玻璃蓋板加控制IC的貼合TP廠家?guī)碛魫灪屠Щ?-因為中高端市場機器越來越薄。玻璃廠和LCD顯示屏廠商,還有一些上市公司進入OGS,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就已經出現(xiàn)。

大陸目前數(shù)百家觸摸屏廠家,一部分要繼續(xù)做低端市場,維護幾個三線品牌的需要,以圖新的發(fā)展。一部分有利潤積累的,需要轉型或設備更新,但是控制成本和規(guī)模至關重要,面對消費市場的變化和上游技術的更新,還有利潤的微薄,風險在加大;幾家大的上市公司,和臺企一道,力爭和英特爾、蘋果、三星、華為、聯(lián)想等供應,維護老客戶和轉型,進退自如。

觸控專利是一把劍,新商機已逐漸突顯

少數(shù)幾家觸控IC,和手機芯片一樣,各自有了自己的陣營,和不同的專利。如果現(xiàn)在月出貨在100萬片以上的企業(yè),想要為大品牌供貨,在專利和供應鏈上,站隊是必須的,屏廠如何給自己定位,需要老板們的智慧和判斷能力了。

轉型是必須的;各上市公司還有非上市公司,面對市場的兩極分化,未雨綢繆,多在考慮做大觸摸屏,智慧電視、數(shù)字廣告牌、電化教育設備、醫(yī)療,公共設備領域,這些領域的開發(fā)還遠遠不夠,需求并不亞于手機和平板市場,且定單的執(zhí)行和利潤的需求均不錯。轉型一部分,分流一部分,市場的細分逐漸體現(xiàn)出來。這是觸控產業(yè)鏈必須關注的。

在手機觸摸屏上布局較早的IC公司獲利不少,也催生了很多中小觸摸屏廠商。

隨著平板電腦及公共設備,還有行業(yè)需求越來越需要觸控屏的時候,不同IC公司將在不同領域獲得機會,觸摸屏集成廠商和面板企業(yè),還有LCD顯示屏廠商,在即將到來的平板電腦,大屏手機、電子白板和多媒體終端應用市場的爆發(fā),機會都會有,看把握。由于未來幾年觸控市場總容量還會逐步增大,設備廠商和材料商,需要關注轉型中的企業(yè)定位,定位準,時機把握好的,應該機會更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