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光學成就
1.取火的方法和對火的認識
我國古代取火的工具稱為“燧”,有金燧、木燧之分。金燧取火于日,木燧取火于木。根據(jù)我國古籍的記載,古代常用“夫燧”、“陽燧”(實際上是一種凹面鏡,因用金屬制成成,所以統(tǒng)稱為“金燧”)來取火。古代人們在行軍或打獵時,總是隨身帶有取火器,《禮記》中就有“左佩金燧”、“右佩木燧”的記載,表明晴天時用金燧取火,陰天時用木燧取火。陽燧取火是人類利用光學儀器會聚太陽能的一個先驅(qū)。講到取火,古代還用自制的古透鏡來取火的。公元前2世紀,就有人用冰作透鏡,會聚太陽光取火?!秵柦?jīng)堂叢書》、《淮南萬畢術》中就有這樣的記載:“削冰令圓,舉以向日,以艾承其影,則火生?!蔽覀兂Uf,水火不兼容,但制成冰透鏡來取火,真是一個奇妙的創(chuàng)造。用冰制成透鏡是無法長期保存的,于是便出現(xiàn)用玻璃或玻璃來制造透鏡。
2.針孔成像和影的認識
公元前4世紀,墨家就做過針孔成像的實驗,并給予分析和解釋?!赌?jīng)》中明確地寫道: “景到(倒),在午有端,與景長,說在端?!边@里的“午”即小孔所在處。這段文字表明小孔成的是倒像,其原因是在小孔處光線交叉的地方有一點(“端”),成像的大小,與這交點的位置無關。從這里也可以清楚看到,古人已經(jīng)認識到光是直線行進的,所以常用“射”來描述光線徑直向前。北宋的沈括在《夢溪筆談》中也記述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小孔成像的實驗。他首先直接觀察在空中飛動,地面上的影子也跟著移動,移動的方向與飛的方向一致。然后在紙窗上開一小孔,使窗外飛的影子呈現(xiàn)在窒內(nèi)的紙屏上,沉括用光的直進的道理來解釋所觀察到的結果:“東則影西,西則影東”。墨家利用光的直線傳播這一性質(zhì),討論了光源、物體、投影三者的關系?!赌?jīng)》中寫道:“景不徙,說在改為。”“光至,景亡。若在,盡古息。”說明影是不動的,如果影移,那是光源或物體發(fā)生移動,使原影不斷消逝,新影不斷生成的緣故。投影的地方,如果光一照,影子就會消失,如果影子存在,表明物體不動,只要物體不動,影子就始終存在于原處。墨家對本影、半影也作了解釋?!赌?jīng)》中有這樣的記載:“景二,說在重。”“景二,光夾。一,光一。光者,景也?!币馑际且晃镉袃煞N投影(本影、半影),說明它同時受到兩個光源重復照射的結果(“說在者”,“光夾”)、一種投影,說明它只受一個光源照射,并且強調(diào)了光源與投影的聯(lián)系(“光者,景也”)。與此相連,墨家還根據(jù)物和光源相對位置的變化,以及物與光源本身大小的不同來討論影的大小及其變化。
3.對面鏡的認識
墨子對凹面鏡、凸面鏡和平面鏡成像的原理也進行了比較系統(tǒng)的研究,已發(fā)現(xiàn)了凹面鏡焦點的存在。如墨家對凹面鏡作了深入的觀察和研究,并在《墨經(jīng)》中作了明確、詳細的記載?!拌b低,景一小而易,一大而正,說在中之外、內(nèi)?!薄暗汀北硎旧?、凹之意;放在“中之內(nèi)”,得到的像是比物體大而正立的。雖然他尚把球心和焦點混淆在一起,但這些實驗是世界上最早的光學實驗,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。李約瑟曾把墨子光學與古希臘光學進行比較,指出墨子的光學研究“比我們?nèi)魏嗡南ED為早”,“印度亦不能比擬”。
北宋沉括對凹面鏡的焦距作了測定。他用手指置于凹面鏡前,觀察成像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隨著手指與鏡面距離的遠近變化,像也發(fā)生相應的變化。在《夢溪筆談》中作了記載:“陽燧面洼,以一指迫而照之則正,漸遠則無所見,過此遂倒?!闭f明手指靠近凹面鏡時,像的正立的,漸漸遠移至某一處(在焦點附近),則“無所見”,表示沒有像(像成在無窮遠處);移過這段距離,像就倒立了。這一實驗,既表述了凹面鏡成像原理,同時也是測定凹面鏡焦距的一種粗略方法。
墨家對凸透鏡也進行了研究?!赌?jīng)》中寫道:“鑒團,景一。說在刑之大?!薄拌b團”即燕面鏡,也稱團鏡?!熬耙弧北砻魍姑骁R成像只有一種?!靶獭蓖巫?,指物體,它總比像大。我們的祖先,利用平面鏡能反射光線的特性,將多個平面鏡組合起來,取得了有趣的結果。如《莊子·天下篇》的有關注解《莊子補正》中對此作了記載:“鑒以鑒影,而鑒以有影,兩鑒相鑒,則重影無窮?!边@樣的裝置,收到了“照花前后鏡,花花交相映”的效果?!堕g經(jīng)堂叢書》、《淮南萬畢術》中記有“取大鏡高懸,置水盆于其下,則見四鄰矣。”表明很早就有人制作了最早的開管式“潛望鏡”,能夠隔墻觀望戶外的景物。
此外,漢代發(fā)明的透光鏡,能夠反射出銅鏡背面的精美圖像,是中國古代光學的一大發(fā)明,現(xiàn)在仍引起中外學者的關注。
4.對虹的認識
虹是一種大氣光學現(xiàn)象,從公元6世紀開始,我國古代對虹就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。唐初的孔穎達(574-648)曾概括了虹的成因,他認為“若云薄漏日,日照雨滴則虹生。”明確指出產(chǎn)生虹的3個條件,即云、日、“日照雨滴”。沉括對此也作過細致的研究,并作實地考察。在《夢溪筆談選注》中寫道:“是時新雨霽,見虹下帳前澗中?!庇枧c同職扣澗觀之,虹兩頭皆垂?jié)局?。使人過澗,隔虹對立,相去數(shù)丈,中間如隔綃觳,自西望東則見;蓋夕虹也。立澗之東西望,則為日所鑠,都無所睹?!敝赋龊绾吞柕奈恢谜檬窍鄬Φ模淼暮缫娪跂|方,而對著太陽是看不見虹的。地虹有了認識之后,便可以人工造虹。8世紀中葉,唐代曾有過這樣的試驗:“背日噴呼水成虹霓之狀”,表示背向太陽噴出小水珠,便能看到類似虹霓的情景。